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发表于:2009-7-2 作者:管理员 访问次数:4471次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雄激素增多和长期无排卵为基本特征,往往同时伴有全身性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异常。本病起病于青春期,对女性健康的不良影响可覆盖一生,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干预对妇女一生的生殖健康及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患者垂体促性腺功能紊乱,血清LH升高,而FSH水平低下,LH / FSH比值持续增高,导致卵巢不能形成优势卵泡,排卵功能障碍,从而造成月经稀发,甚至继发性闭经。体内长期雄激素增多,引起多毛及痤疮。患者往往还伴有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甚至黑棘皮征等胰岛素抵抗的表现。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患者卵泡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表达异常引起卵巢局部的胰岛素抵抗,卵巢对LH反应异常,雄激素及抗缪氏管激素(AMH)产生过多,也是导致排卵功能障碍的重要发病环节之一。
【诊断要点】
1、青春期排卵障碍:月经初潮后2年仍未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并逐步发展为月经稀发或闭经。
2、高雄激素征:多毛,毛发呈男性型分布,可出现于上唇、下頦、胸部、乳晕周围,阴毛呈菱形分布。面部、背部出现中重度复发性痤疮,皮脂溢,甚至脂溢性脱发。
3、胰岛素抵抗指征: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颈项部及腋下皮肤呈黑棘皮征改变。
4、超声影像学检查示卵巢体积增大(>10ml),卵巢包膜增厚,包膜下分布着12个以上2~9 mm直径的中等大卵泡。检查应在早期卵泡期,即月经周期的第3~5天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后作出诊断。
5、实验室检查
(1)血清雄激素水平:凡血清总睾酮(TT)> 80 ng / dl,游离雄激素指数FAI(TT / SHBG)> 4.64,硫酸去氢表雄酮(DHEA-S)> 410μg / dl 即符合青春期的高雄激素血症。
(2)胰岛素敏感试验:凡空腹胰岛素(FINS)≥ 20 mIU / L,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4.23,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 / L,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胰岛素峰后移,3 h 不能回落至正常值则具备青春期的病理性胰岛素抵抗指征。
6、凡月经初潮提前,且初潮2年后仍未建立规则月经周期,伴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以及具有肥胖、脂溢性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家族史的青春期女孩,应做卵巢超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期筛查。
7、鉴别诊断:需与其他病因所致的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相鉴别,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柯兴氏综合征(Cushing’s 综合征)、肾上腺或卵巢产生雄激素的肿瘤等。鉴别诊断的步骤见附表。
【治疗】
1、控制体重和调整生活方式:限制饮食,特别要限制脂肪过多的食物,降低热卡的摄入;坚持运动锻炼,增加能量的消耗,以减轻体重和缩小腰围,可显著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2、口服避孕药: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制剂的周期疗法,首选由环丙孕酮及炔雌醇组成的联合制剂。一方面可反馈抑制垂体LH的合成和分泌,并可抑制卵巢和肾上腺合成雄激素的酶活性,从而减少雄激素的产生;促进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有效降低循环中的游离雄激素;并可与雄激素竞争结合靶细胞的受体,从而拮抗雄激素的外周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建立人工月经周期,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避免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可能。用法:自然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1~5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21天,停药7天后重复启用。至少服3~6个月,可重复使用。
3、胰岛素增敏剂
(1)二甲双胍:可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分解和利用。二甲双胍治疗后,可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血清LH及雄激素水平也显著下降,不仅可促进排卵功能的恢复,还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用法:500 mg每日2~3次。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通过过氧化物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的激活,增加胰岛素受体激酶的活性及受体底物的磷酸化过程,促进糖和脂质代谢,降低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降低血糖、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用法:吡格列酮每次15~30mg,每日一次;罗格列酮每次2~4mg,每日1~2次。
4、促排卵治疗:不少轻症患儿经过减轻体重、口服避孕药及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即可出现自发的排卵功能,若经过上述治疗尚不能恢复自发的排卵功能,可采用药物诱发排卵。选用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每次100mg 连服5天,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凡对克罗米芬不敏感者可采用腹腔镜下的卵巢打孔术促进排卵功能的恢复。
5、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即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机以肾虚为本,气血痰瘀凝滞为标,主证均为肥胖、多毛、月经稀发、闭经,如兼有带下量多,沉困嗜睡,脘腹痞满,倦怠乏力,口干不饮,舌体胖大,苔腻脉滑,证属“脾肾阳虚,痰壅胞宫”,治宜补肾健脾,燥湿化痰,采用补肾化痰方。药物组成为:炙黄芪、苍白术、菟丝子、肉苁蓉、巴戟肉、法半夏、陈胆星、炮山甲、炒皂刺。如兼有痤疮,肌肤甲错(黑棘皮改变),心烦易怒,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质偏红,或舌边有瘀点,脉沉涩无力,则证属“肾虚肝郁,血瘀胞宫”,治宜补肾疏肝,活血化瘀,采用补肾活血方。药物组成为:熟地、山萸肉、制首乌、夏枯草、广郁金、当归、赤芍、川芎、桃仁、莪术。
|